井岡山紅色培訓:“舍命獻鹽”的紅軍將領張子清
1928年4月,為了掩護朱德、陳毅率領的湘南起義部隊上井岡山,張子清率部在酃縣接龍橋阻出敵人,戰鬥中,張子清腳踝受重傷。
5月,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以後,張子清任十一師師長。由於井岡山醫療條件差,張子清的傷一直沒有好。1928年底,又轉到小井紅軍醫院住院治療。
張子清雖然年紀很輕,但他參加革命時間早,在部隊享有很高的威望。他雖然重傷在身,仍然時時給傷病員們宣講革命道理,鼓勵他們與病魔作鬥爭,他是這樣講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
1928年底,由於敵人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,各種物資,特別是藥品和食鹽異常缺乏。後來,醫院給傷員們洗傷口的食鹽也供應不上了,隻好用白開水洗,使得不少傷員傷口發炎。正是由於食鹽如此珍貴,所以,戰士們去探望張師長時,都把平時舍不得吃的食鹽私攢下來,留給他洗傷口用。但張子清一次也舍不得用,他把戰士們送給他的食鹽用油紙包好,大概有一二兩左右,放在枕頭邊。後來,他聽到醫務人員焦急地議論醫院的食鹽用光了,便主動找到醫院負責同誌,把自己珍藏的食鹽捐獻出來,並吩咐他們用這點食鹽把全院傷員的傷口都洗一遍,剩下的留給重傷員洗。
張子清也是重傷員,當醫護人員給他解繃帶洗傷口時,他硬是不肯,說:“我不洗。”醫護人員拗他不過,隻好先給其他傷員洗,而戰士們一定要醫護人員留一點鹽水給張師長。醫護人員接受戰士們的建議,給全體傷員洗完後,再給張子清清洗。張子清發現這是特意留給他的後,毫不客氣地批評了醫護人員,說:“那麽一點鹽水怎麽還會有多呢?”
張子清的行動使傷員們深受感動,他們都表示要好好養傷,爭取早日重上前線,多殺敵人。這樣,一個個傷員痊愈出院了,但張子清由於受傷較重。在紅四軍向贛南閩西出發前,張子清又轉移到小井龍潭金獅麵紅軍洞養傷,因醫療條件差,引起傷口反複感染,不得不截去一條腿。
1930年5月,由於傷口再次化膿感染,張子清不幸在永新逝世。
張子清用生命詮釋了官兵平等、大公無私,體現了共產黨人一心為他人、從不為自己的奉獻精神。今天,時代變了、生活條件改善了,但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沒有變,廣大黨員幹部要樹立宗旨意識,做到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後,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。